春风化雨催桃李 ,丹心透艳育英才
——访伏羲琴社创始人王先宏
王先宏,汉族,安徽合肥人,优秀古琴演奏家、斫琴师。代表作品有《云水禅心》、《太极》、《琵琶语》、《长相思》、《檐下雨意》等,在各大音乐平台有着高度的观众粘性。凭借其在音乐高度上的造诣,王先宏先生一直被电台、电视台聘为特邀演奏员,迄今为止,先后参加演奏录制百余首(部)电视音乐、台播音乐、专辑音乐以及晚会音乐等各种题材的音乐作品,并在教学方面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教书育人的工作,还把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传、帮、带”等形式,教给了全国各地的音乐老师,为伟大的祖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才。
情系音乐,昼夜勤学苦练
醉于酒、隐于狂,以乐终身之志,妙在於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而达者得之……一件中国民族乐器“古琴”,经过王先宏先生的妙手,弹出了千年前“竹林七贤”的潇洒,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周围听众有幸听得这一曲《酒狂》,亦似乎喝了美酒,均深深地陶醉其中。这便是中国乐器老少咸宜的影响力,也是中国乐器的魅力所在。
“音乐是语言的尽头,当我们用语言无法表达和书写的时候,往往需要依靠音乐。”弘扬中华民族乐器,让音乐与更多的心灵同频共振,是王先宏先生一直以来的愿望和追求。
在父亲的影响下,王先宏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岁时就开始了系统的学习,掌握了竹笛、二胡、洞箫等民族乐器的吹奏。18岁时,王先宏参军入伍,被特招为文艺兵,在部队文工团十多载的专业训练下,通晓多种乐器的演奏和音乐创作。转业之后,王先宏和爱人一起回到了“琴筝之乡”扬州,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先生,同时得到了多位名家的指点,形成了刚柔并济、潇洒飘逸的演奏风格。
与大多数琴人不一样,王先宏先生从学琴开始,就没有奉若神明般亦步亦趋地深陷在口口相传的古老制式和流派里。很多人是一个曲子一个曲子学琴,他则是一个指法一个指法过关,尽管外人看来很枯燥,但他却深深地乐在其中;别人习惯记忆于减字谱,他则结合通行的音乐记谱法掌握旋律;大多数琴人唯古曲是从,他则让新曲流泻在七弦中,并将神秘的古琴拉进了大众的文化视野里……为了更好地传播古琴文化,王先宏先生创办了王先宏斫琴工作室,从制造源头开始,以古琴“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九德作为古琴音色的最高追求,以虔诚之心,对待古琴艺术。在他看来,这既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心境的沉淀。
古韵今风,道尽人生百味
古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如何对古琴音乐进行现代阐释,唤醒丰富的琴曲宝库,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音乐生活?是王先宏先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好琴如美玉,需要时光的雕琢。一张上乘古琴,从开始制作到完成,要经过选材、修型、槽腹、合板、灰胎、髹漆、上弦等上百道工序步骤,考验着斫琴师美术、木工、古琴弹奏等多方面的功底,而如何使琴体、丝弦之间形成良好的共振,更多的是要依靠斫琴师的经验。每件木材都有不同的特征,加上古琴面板上线条、弧度的细微差别进行打磨,所以最好的古琴,就是匠人纯手工打磨而成,不仅能够更好地保存,还可以传世收藏。
“你看,这是我创造出的古琴新款式芙蓉式。琴头像古代女子的发髻,梅花状,琴身曲线柔和,如出水芙蓉,所以命名芙蓉式。”王先宏先生兴致勃勃地介绍着自己的作品,他手中的古琴,宛如一位宋代的美女,体型娇小而生机勃勃,充满了灵动之感。
如何让历史悠久的传统琴乐更好地为现代所“用”?在王先宏先生看来,要在传统创造性打谱阐释的基础上,加大对古琴曲库的开发,确保人们能够从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视角听到古琴的现代魅力,立体地呈现出传统乐器的无穷魅力。
问器,方寸间彰显风骨情怀。为了让古琴能够更好地在现代社会演奏,同时不加入其他乐器伴奏,王先宏先生对一些适合古琴演奏的现代曲目进行了移植改编和打谱,如《云水禅心》、《长相思》、《太极》、《葬花吟》、《沧海一声笑》等,对一些传统古琴曲进行合理修整,使乐曲更加便于演奏。“古琴不古”,在王先宏先生看来,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勤学苦练者,缺的是艺术创作上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为什么古代文人说“以琴载道”?就是通过琴这个载体,可以启发思维、修行自身,更加深入地思考生而为人和这个世界、和天地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中国人,王先宏觉得:弘扬古琴艺术,第一步就是要重视“以琴载道”的传统文化,而非仅仅把古琴完全就当成一件乐器去训练,中国人首先要对古琴持有正确的态度,要真正地去传承琴之道,要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这样古琴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的文化、世界的艺术。
醉心国粹,诉尽万古风流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古琴历来以“圣人之器”、“君子之器”而承载着华夏民族至高的道德观念和生命理想,为历代文人所推崇,并以清、和、淡、雅的琴音引导着审美,标示着和寡但曲高的不俗人格,历史名相诸葛亮就用古琴演绎了一把“空城计”,成为千古佳话。作为现代人,王先宏先生一直不忘自己教学育人的初心,为了做好这份事业,可谓是耗费了大量的心血。
2018年3月,王先宏先生精心攥写的《实用古琴教程》一经出版,中国戏剧出版社便对这本书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专业性、实用性、规范性、趣味性。”这本书从古琴的历史构造、古琴的保养和挑选开始,到演奏姿势和指甲的修剪,再到古琴的定弦和调音,古琴减字谱的注释和解读,“勾、挑、抹、剔、打、摘、托、劈”八种指法的图例示范和乐曲分解等等,每一段讲述都简便易行,让人们对古琴产生了最直接的认识。《实用古琴教程》面市后,很多学习者都反馈收获颇多,因为这本书除了讲古琴的历史构造、古琴的保养和挑选,古琴的定弦和调音,古琴减字谱的注释和解读,甚至连演奏姿势和指甲修剪都讲到了,但也有部分学者觉得有点简单。但其实“简单”就是王先宏的追求,平素生活简单的他希望能够用简便的现代音乐语言去转述有着历史隔阂的古老音乐语言,让人们对古琴产生最直观的认识,让更多的人亲近古琴。
这些年来,王先宏先生一直沉浸于古琴艺术推广事业,如其于2018年10月在扬州音乐厅成功举办的“王先宏师生古琴音乐会”,通过创新型沉浸式展演互动模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讲述古琴前世今生的文化故事,展现其独特的吸引力,并结合传统与现代多种形式,以小见大,营造出典雅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到场的中外嘉宾及旅客们切身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美感、力量、灵动与融合,奏响了非遗传统文化与国际接轨、中西方文化有机交融的新篇章;2019年9月出版了古琴独奏专辑《古韵新语》;2021年五月受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栏目邀请录制古琴曲《云水禅心》……就在今年8月份,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还邀请王先宏先生前往电视台录制节目,为听众深度讲解古琴这种民族乐器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展开一段中国民族音乐的寻根之旅。
古琴文化的赓续与绵延,需要一代代人去投入,需要不断有人为其注入新的时代意蕴和精神。让一直致力于古琴艺术的推广和传播的王先宏先生欣慰的是,他曾经教过许多学生,最远的学生来自丹麦,脚步已经遍布全球各地,他们正借助古琴这个桥梁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今,王先宏先生无论多忙,除非是特殊情况,都会定期于每周二、周五和周六的晚上八点钟之后在网络平台直播教学,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古琴,共同成长,其乐融融,颇具古圣儒之风。
匠心焕新机,经典有传承。王先宏先生以纯粹的热爱与坚持来诠释“琴心”二字,为了让古琴真正地走进寻常百姓家中,为了让世界都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从未懈怠过一分一毫,丝毫不敢马虎。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深地体会到:为艺术做的事越多、惠及的人就越多,就越快乐;他亦相信,一个人只要具备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就可以把事情做成,并且会做得很出色!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