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开幕。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就请动植物们自己说说吧!
请接着往下看——
听说要发言,亚洲象卷了卷鼻子,率先开口。
“不久前,云南大象往北旅游一趟,被人类一路呵护,送回了家。”它扇扇大耳朵,得意地说,“大会肯定是讨论怎么保护我的!”
亚洲象觉得,自己不仅受人类喜欢,也很招植物喜爱。
每天,它会吃下大量植物,却只消化一小部分。剩下的植物跟着亚洲象的粪便到处旅行、安家,发展壮大。
滇金丝猴一听,不高兴了,一蹿老高。
“大会是保护我的!”
对啊,它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科学家花了很大力气,才让它的家族从1400只增长到现在的3000多只。
它俩谁也不服谁,声调一个比一个高。
“别吵啦!”朱红大杜鹃(简称“大杜鹃”)插嘴道,“想弄明白咋回事,还是听听我的故事吧!”
缺一不可
“我开花可美啦!就像一个个大喇叭簇成团,又红又艳,人见人爱。”
没说几句,大杜鹃的声音就低了下来。
原来,它受人追捧,却不被人爱护。有人漫山遍野挖大杜鹃,山里的水库和水电站也把它挤得没地方住。现在,野外的大杜鹃只剩不到500株。
这下,科学家急了,想尽办法保护它。
“不就几朵花,有啥重要的?”亚洲象瓮声瓮气地问。
“相当重要!”大杜鹃说,“我的身体里藏着古老的基因。许多国外知名的杜鹃品种,都是靠我杂交出来的。”
“我明白了!”滇金丝猴凑过来补充,“不管是小小的微生物,还是大大的亚洲象,每种生物都很重要!”
是的,生态是个大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保持系统平衡。
“怎么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亚洲象懵(měnɡ)懂地问。
不能少也不能多
“保护生物多样性,一个都不能少。”大杜鹃认真地说。
蝴蝶搬运花粉,植物长得好,动物才有食物吃。动物的粪便、身体回归土壤,被微生物分解,会化作养料,滋养大地。
“哇!那多请点小伙伴来我们这里住!”滇金丝猴积极地提建议。
“不行不行!”大杜鹃忙摇头,“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点也不能多。”
几十年前,为了净化水质,云南人在湖里种下外国植物水葫芦。结果,水葫芦疯长,“吃”掉了整片湖。每种生物都住在合适的环境中,自然才会更和谐。
“不能少也不能多,这事真难办!”滇金丝猴小声嘀咕。
“难也要做!”大杜鹃说,“大会上,中国宣布了许多好消息,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设立国家公园。”
哇!动植物们开心地欢呼起来。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每个家庭成员过得好,地球才会生机勃勃。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